LOADING SYSTEM

面壁者雷军,面壁者下场

安迪倒是没有太多想法,只知道樊胜美并不像表面那样平静,总觉得她对王柏川是有感情的,但是怎么说呢?活该?自作自受?死要面子活受罪?反正不知道该用什么词来形容。

作者 | 叶二 编辑 | 魏晓

这次的发布会,显然对当下的小米,当下的雷军格外重要。

原因不言而喻。

过去一段时间的舆论承压,不仅直接打乱了小米产品的宣发节奏,同样也让雷军的IP蒙上一层阴霾。

雷军需要一场新的大捷。

5月22日晚,站在台上的他,掏出了小米自主研发设计的3nm制程手机处理器芯片玄戒O1。

也由此,小米成为了继苹果、高通、联发科之后的,全球第四家拥有自主研发设计3nm芯片能力并量产的科技公司。

这也正是国产品牌首次实现3nm芯片研发设计突破。意义自然是里程碑式,对于小米而言,更是。

长期以来,小米未能摆脱供应链方案整合商的标签,即便已经在技术研发上拿出诸多创新,但在核心技术上的“含自研量”一直是个短板,以至于在产品差异化以及冲击高端市场上,缺乏足够说服力。

但现在,小米终于迈出这一步。

用雷军的说法,这是小米突破硬核科技的新起点,也是小米迈向硬核科技引领者的必由之路。

雷军还在发布会上表示,未来 5 年,小米将在核心技术的研发上再投入 2000 亿。

当然,推出3nm更是雷军以及小米对公众超高期待的回应。

过去一年,原本对于小米而言,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一年。随着小米“人车家”生态的全面爆发,无论是小米的业绩,还是小米的股价,都不断在刷新历史新高。

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小米总收入3659亿元,同比增长35%的业绩,创下公司历史新高。经调整净利润达到272亿元,同比增长41.3%。

刚过去的一季度,根据IDC数据显示,小米手机更是时隔十年,以同比猛增近40%的出货量,以及高达18.6%的市场份额,强势重回国内第一。

雷军本人的声望,同样也更是空前。

但也在此时,小米汽车卷入了多场风波,其中教训也非常严重。雷军也有所自省,成为了小米当下的面壁者,去思考人们到底期待一个怎样的小米。

而首先,就从摆脱过去的路径依赖开始。

拼自研

小米15S Pro,是首款搭载小米自研手芯片玄戒O1的手机新品。

根据发布会信息,小米15S Pro整体延续了小米15 Pro的造型,主要配置也基本和小米15 Pro保持一致,左下角XIAOMI Logo则换成金色,并在手机闪光灯区域新增“XRING”标识。

而后者,指代的正是玄戒芯片。

公开信息显示,玄戒O1是小米自研手机主芯片,采用台积电第二代3nm工艺,集成190亿颗晶体管,10核CPU架构设计,性能接近骁龙8至尊版和天玑9400。

这是一款旗舰级别的芯片。

同时,不仅是小米15S Pro,小米平板7Ultra也搭载了玄戒O1,成为雷军口中“史上最强大的平板”。

不难看出,小米将其首发放在小米15S Pro、小米平板7Ultra等旗舰新品上,一方面是对玄戒O1的信心,另一方也意味着,小米将凭借自研芯片,站稳高端市场。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新发布的小米小米手表S4还搭载了小米首款长续航 4G 手表芯片:玄戒T1玄戒。它内部集成了小米首款 4G 基带,代表着小米在基带这一关键赛道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支持 eSIM 独立通信,整个蜂窝通信链路由小米自主设计。

拼自研芯片,这正是小米的新动作。

一个业内共识是,芯片作为产品差异化与成本控制的核心,是手机厂商高端化的必经之路。苹果的A系列、华为的麒麟芯片都已经验证过自研芯片对成为一流的手机厂商的价值。同时对于小米而言,自研芯片更是对自身硬科技公司的强有力正名。

事实上,小米一直都有着“芯片梦”,但走的并不顺利。

早在11年前,小米就开始芯片研发。2017年,小米首款手机芯片“澎湃S1”正式亮相,定位中高端。后来,因为种种原因,遭遇挫折,小米暂停了SoC大芯片的研发,转向“小芯片”路线。

直到2021年年初,当雷军决定造车时,小米重启了“大芯片”业务,重新开始研发手机SoC。

雷军明白,小米要想成为一家伟大的硬核科技公司,芯片是必须攀登的高峰,也是绕不过去的一场硬仗。

根据雷军所说,截至今年4月底,仅四年时间,玄戒累计研发投入已经超过了135亿人民币。目前,研发团队已经超过了2500人,今年预计的研发投入将超过60亿元。

而这也仅是开始。雷军表示,在硬核科技的探索道路上,小米是一个后来者,也是一个追赶者,但一定会坚持下去。

稳发车

自研芯片的破局之外,市场最为关注的小米第二款车,小米YU7也进行了技术发布。

此前工信部官网消息显示,小米YU7车型长4999mm、宽1996mm、 高1600mm,轴距为3000mm,最高车速253km/h,是一款纯电SUV。

根据雷军在发布会介绍,YU7定位豪华高性能SUV,与小米SU7一脉相承,拥有家族化设计语言 。它兼具优雅造型与高性能,不仅提供豪华驾乘感受,空间舒适性也十分出色,还融入了先进智能科技,旨在满足追求大空间和豪华智能体验的消费者。

业内普遍认为,小米YU7对标的正是特斯拉的Model Y。

但不同于SU7时的张扬,雷军这次明显稳了很多。

AI蓝媒汇在现场注意到,雷军在介绍小米YU7时,将更多的时间放在了小米YU7的颜值设计、智能座舱、豪华内饰、以及续航表现等等。

而作为一款高性能SUV,雷军仅描述了相关数据,比如最大马力达 690PS,0-100km/h 加速3.23s,最高时速253km/h,并没有过多渲染。

同时,安全属性拉满。

小米YU7采用的铠甲笼式钢铝混合车身全面升级,车头正面有效吸能空间达到 659mm,拥有更大的缓冲区。车尾则沿用三段式大压铸后地板,非常坚固。底部增加 1500MPa 防刮底横梁,能大幅降低石头刮坏电池包的可能,同时,也采用了小米SU7 Ultra 同款「防弹涂层」,进一步保证电池安全。

据介绍,小米YU7通过了超过50项被动安全性能开发测试,覆盖C-NCAP、C-IASI所有碰撞标准。

并且在智能驾驶相关的介绍中,雷军的口径,也一直是辅助驾驶。

亦在最后,小米汽车对外开放了高阶驾驶培训,旨在从理论到实践,帮助小米汽车用户提高安全驾驶能力。课程包含加速/制动/紧急变线练习、绕桩练习、低附着路面驾驶练习。

此前,雷军曾在内部讲话中,明确表示,小米必须在汽车安全领域做到行业领先,甚至成为最安全的车,而不仅仅是合规或者达到行业平均水平。

放到此次发布的小米YU7上,雷军在宣传策略上也就变得更加求稳。

显然,站在当下的节点,雷军以及小米正在作出改变,以满足人们对小米的期待。

一口气讲了两个多小时的雷军,自然知道,今天的小米还不够强大,还有很多不尽人意,不完美的地方。

而他必须要做的,就是用更坚实的成长,来满足人们对小米的期待。

末路草

宁与豪的老豆

资深网络安全专家,拥有超过10年的行业经验。专注于网络安全研究、漏洞挖掘与分析。曾为多家知名企业提供安全咨询服务,发表过多篇安全领域的学术论文。

评论区 (99)

生当作人杰 乔颜流
2025-05-23 20:12

这篇文章分析得非常透彻,尤其是关于韩司机好奇为何中国人说韩国小的部分,给了我很多启发。期待作者后续更多的分享!

因顾惜朝 忽胖忽瘦
2025-05-23 17:32

我在泰州市的一个项目中正好遇到了类似的问题,按照文章中提到的方法尝试解决,效果很好。感谢分享这么有价值的内容!